古文字作品 | 古文字知识 | 加入收藏 古文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古文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古文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古文字网 > 古文字作品 >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浅谈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

时间:2023-08-19 03:11:00 编辑:古文君 来源:古文字网

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和集中体现,探究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可以一窥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感悟古代先贤的高尚精神。同时,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受到时代背景和民族精神的影响,因此,探究文学作品艺术特征有助于人们感悟时代变迁,把握时代背景的变动,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融合的历史,因此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融合特征,直接反映了时代背景。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文化或多或少是不同的。秦朝统一后,秦文学作品呈现出明显的统一性。

进入汉代以后,由于汉承秦制,故而汉朝的文学作品也大多呈现恢弘大气的统一色彩,由春秋战国的分裂割据到秦汉的大一统,这段时间的文学作品艺术特征变动反映了时代背景的变化。

东汉末年,由于时代因素,汉族与周围游牧民族呈现迅速融合的趋势,如匈奴、鲜卑、羌族等,其中,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就是民族融合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既有汉族文化特征,也有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元朝和清朝等时期的文学作品也呈现出强烈的民族融合特点。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性特征,重点在于批判时代下产生的社会不正之风。礼义廉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守伦理、讲忠义也成为许多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

《三国演义》表现了对忠义的坚定追求。结合元末明初时代背景,罗贯中的精神表达,恰恰是元朝统治者弃忠弃义的一种关键性统治策略。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也充满了对传统封建礼教的批判,尤其是在明代以来,随着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对于封建礼教的抨击尤为猛烈。

如“三言二拍”、《牡丹亭》等作品主要批判黑暗的官场以及反抗封建礼教,再如《金瓶梅》这部作品虽然加入了一些情色情节,但其根本目的在于劝诫世人抛却心中邪念、劝人向善,这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猛烈批判。

此外,像《红楼梦》揭露了封建贵族腐朽的日常生活,《儒林外史》则以辛辣的文笔批判“四书五经”、明朝以来的“八股取士”以及清朝“文字狱”禁锢读书人的思想,这也表明我国古代部分文学家已经开始思考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尝试突破精神层面的枷锁,反抗封建说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以人为本的特征,从先秦时期到清末,历朝历代都涌现出大量的文学作品,或是劝君爱民,或是体恤民情,或是怀念亲人朋友。

先秦时期,孟子就提出了“民贵国轻”的观点,敦促诸侯要爱民治民。汉武帝时期,由于匈奴的不断征服,西汉国库空虚,人民陷入困境。汉武帝对这一社会景象印象深刻,他命令人们下“罪诏”,严厉批评自己的罪恶,并向人民表示忏悔。这不仅是古代国王通过文学进行自我反省的开始,也是国王关心民生的重要表现。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体现以人为本的信仰特征,唐朝杜甫的“三吏三别”也体现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尤其是《石壕吏》中有关老妇的描写,更是展现了安史之乱背景下民不聊生的景象。

我国许多古代文学作品展现了人定胜天的精神追求,从上古神话到明清小说,均体现了人定胜天的精神品质。在原始社会中,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足,需要经常面对自然灾害。同时,由于人类科学几乎没有发展,故而无法解释一些看起来相对奇特的自然现象,如日食、月食、洪水、地震、雷暴等。

虽然华夏先民无法有效改造自然,也无法解释自然现象,但华夏先民呈现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例如,为了面对疾病,神农氏尝百草,而为了应对洪涝灾害,舜帝派遣禹治理洪水;为了方便记事,仓颉创造文字符号。这些都是华夏先民为改造自然、创造美好未来而做出的努力。

在后世的流传中,这些故事也纷纷被改编为文学作品,但作品所展现的人定胜天的精神是丝毫不减的。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既可以反映古代社会生活,展现古代先民的思想精华,也可以为现代文学发展提供重要帮助。

在文学作品创作期间,不论是哪个朝代的创作者,都会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简单的加工,但大体上会使作品人物保持其原有的形象。因此,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就体现在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作品本身而一窥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了解作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生平事迹。

小说中的诸葛亮的个人智慧与能力已经超出常人,近乎妖怪。不难发现,《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形象进行了一定的神化,但阅读三国时期的历史资料以后可以发现,诸葛亮在计谋方面虽不如《三国演义》中一样神通广大,但诸葛亮在治国治军、内政外交等方面颇有建树,而且精通音律、文学、玄门遁甲等,其现实成就并不亚于小说内的成就。

罗贯中为何不写诸葛亮的现实成就而虚构部分情节,究其原因,明朝时期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偏低,市井小民难以理解诸葛亮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成就,而且由于封建社会的缘故,社会层面盛行封建迷信,故而罗贯中选择通过虚构故事情节的方式描述一个“多智近妖”的诸葛亮形象。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读者可以大致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例如,通过研究《水浒传》中的武打场面,可以发现,施耐庵对于武打场面的描写可以说是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尤其是在描写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等场面时,施耐庵更是运用大量笔墨描写双方的动作和状态。

结合施耐庵所处时代背景以及人生经历可以发现,施耐庵曾经参加反元义军,而且在战场上取得一些战功,这些经历为施耐庵写出《水浒传》中的打斗场景奠定基础。

再如,《红楼梦》中的各色人物关系复杂,且结合清朝中期的时代背景,不难得出,书中的贾宝玉就是曹雪芹以自身经历为出发点而虚构的一个人物,尤其是贾宝玉的人生结局,与曹雪芹的人生大致相同。因此,通过阅读、研究文学作品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也是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

除了民间的文学作品以外,官方的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虽然受到统治者的影响会出现对前朝的丑化内容或对当朝的美化内容,但这些史料性质的文学作品仍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尤其是像《史记》《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著作,这类具备官方性质的作品在文学领域具备突出的价值,而且对于研究千百年前的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基于我国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发展而具有鲜明的特征,如民族融合特征、社会批判特征、以人为本的信仰特征和人定胜天的精神追求。

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古代和现代双重文化价值,既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古代社会发展情况,了解作品人物、作者的生平事迹,也可以在文化自信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道德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推动古代文学作品艺术文化价值的弘扬,应当积极推动文学作品融入我国教育体系,并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宣传、弘扬古代文学作品,扩大文学作品的影响范围。

[1]司马迁.《史记》.

[2]班固.《汉书》.

[3]范晔.《后汉书》.

Copyright:2014-2023 古文字转换器 www.93290.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