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共有11个区,分别是: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萝岗区、南沙区、增城区、从化区。广州管辖的城市总面积7434.4平方千米,市本级统筹区即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南沙,简称“老七区”。东山、芳村、萝岗原为老七区之一,后因合并而撤销,南沙为新的老七区组成部分。老四区原指越秀区、东山区、海珠区、荔湾区,但是区域调整之后,就采用老三区(老城区),指越秀、荔湾、海珠;新四区为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扩展资料:广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从秦朝开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所在地,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从公元三世纪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清时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也是世界唯一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州
南沙是个独立的区。广州现在是十区两市。
十区:白云、天河、越秀(东山并进来了)、荔湾、黄埔、萝岗、番禺、南沙、花都、海珠
两市:增城市、从化市
1990年,广州分8区4县,这是经历史演变而来的行政区域现状。
广州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其中8区1443.6平方公里,4县5990.8平方公里。现建成城区面积210平方公里,按现代化大都市标准规划,到2010年,将要扩大到555平方公里左右。
建国初,广州市为中央直辖市,全市划分为小区,无辖县。1953年1月,把番禺县北部17个乡、江高镇、增城县4个农业社划归广州市郊区管辖。土地面积扩大了900多平方公里,人口增加了32万人。郊区面积的扩大,反映了城市发展中对农业区域的需求和工农业分区建设的思想。
1954年广州划归广东省领导。市辖东山、中区、白云、西区、河南、黄埔、北区、珠江、新滘9个区。芳村区建制撤销,其农村部分8个乡并入新滘区,其4个镇划入河南区。
1959年全省市县大合并,广州撤销黄埔、新滘和白云3区,另设郊区,广州辖7区。其时广州无辖县,邻近广州各县当时合并情况是:龙门县并入增城县;撤销番禺县、顺德县,以顺德全县及番禺南部行政区域设立番顺县,番禺县北部并入花县;佛冈县并入从化县。1960年起,陆续恢复1958年时建制。
1960年,原属佛山专区的花县、从化2县划归广州市领导,建国后,广州市第一次有了辖县。是年,市辖区再次调整,撤销郊区,原属郊区地域划归黄埔、芳村、江村、竹料4个人民公社管辖,同年7月,改为黄埔、芳村、江村3个区;原河南、珠江2区合并为海珠区;原西区、中区合并为荔湾区;原北区改越秀区。广州市辖7区2县。
1961年,恢复佛冈县,从韶关专区辖下划归广州市。
1962年,黄埔、芳村、江衬3个区合并为郊区。
1963年,佛冈县复划归韶关专区。广州市辖5区(东山、海珠、荔湾、越秀、郊区)、2县(花县、从化)。
其后10年,广州市政区无变动。
1973年恢复黄埔区。市辖6区2县。
1975年,原属佛山地区的番禺县,惠阳地区的增城、龙门2县,韶关地区的新丰县划归广州市领导。广州市辖6区6县。
1983年,原属韶关地区的清远、佛冈2县划归广州市领导。广州市辖6区8县。
1985年增设天河、芳村2个区。市共辖8区8县。8区:越秀、东山、海珠、荔湾、天河、芳村、黄埔、郊区;8县:从化、花县、增城、番禺、龙门、新丰、清远、佛冈。
1987年郊区更名为白云区。
1988年,清远、佛冈、新丰、龙门4县划出。广州市辖8区4县。8区:越秀、东山、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芳村;4县:花县、从化、增城、番禺。
1983年开始,广州建立了稳定的市带县的体制。60年代初,广州虽有属县,但过去把属县视作蔬菜和副食品生产基地、安置知识青年基地和备战备荒基地,缺乏城乡经济一体化思想。这时,城市领导农村仅是行政管理方式,城市的中心作用很不完全,城市与周围县、镇的网络关系没有形成。实行市带县后,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市对县的关系,从城乡分割、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转变为城市工业扩散到农村,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实行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以经济联系为主的联合服务型的管理体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1987年3月,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加强市带县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指出:“城市和农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农村,农村的富裕也离不开城市。要通过搞好市带县工作,充分发挥城市中心作用和农村基地作用,大力发展城乡经济联合,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逐步形成城乡互相支援,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
1987~1989年,全市城乡联合办工业投资7.74亿元,实施391项,市对乡镇企业实行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与措施,包括信贷、税收、发展外向型经济、外汇留成等;拨出教育扶贫专款支持贫困山区镇发展教育。拨专款支持各县“燎原计划”示范项目上马;发动市属各大专院校帮助县开发科技成果、培养人才等。这些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推进了广州市属县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进程。
粤语读作dam2,同音字:抌。中文名:丼外文名:丼(どん)拼音:jǐng;dǎn部首;丶笔划:5普通话读法:1、jǐng同“井”。2、dǎn 一为投物井中所发出的声音;二作姓。宋邵思《姓解》卷一:“丼,蕃姓也“。译文:丼,是一个蕃姓。日语的发音为:丼(どん) ,可以指盛装饭或面的食具,又称丼钵;丼物,以碗盛装的饭上浇盖各式食材的日本庶民料理;另一则为投物井中所发出的声音。日本自唐后引入汉文化,此字后在日文中便为饭盒之意。在“井”字中间加上一点便成了“丼”。扩展资料:丼的其他读法:吴语的地名中,使用此字时,读音与日文发音相同,是类似乡镇里弄的地名表示。浙江省松阳县望松乡乡政府驻乌丼村。温州话(吴语)中 丼发音 接近日语发音(どん) 第二声 ,为名词,指“田里挖的坑”,也指“路面、地面上挖的深坑”。丽水话(吴语)中丼发音类似den客家话中,此字为拟声字,是小石块掉入水中的声音,都感切,音作 [dam3] 。闽南语中,此字为拟声字,指小石块掉入水中的声音,读 [dom6] 。贵州苗族中,有格丼(bong)一地,是苗语中圣地的意思。由于丼字是冷僻字,为了便于宣传,当地政府已将其改为格凸。中原官话中,此字或为拟声字,指小石块掉入水中的声音,读 [buder] (前一音节发一声,后一音节为儿化音)。在宁波农村,该字的发音同“蛋”的宁波方言发音,以前农村有小孩满月时,会送邻居一碗饭,饭顶上放些红糖,又叫”糖拌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丼
一、暨字的拼音是jì,只有一个读音。二、暨字的基本释义:1、和;及;与。2、到直到某时 。:暨今。3、姓。4、太阳初升略现。5、限制、遏制或限制的东西 。三、暨字的笔顺是横折, 横, 横, 竖提, 点, 横, 撇折, 撇, 竖弯钩, 竖, 横折, 横, 横, 横。相关组词 遐暨、 越暨、 无暨、 远暨、 傍暨、 不暨、 暨暨、 市暨、 来暨。一、越暨[yuè jì] 及至:买物的说,不好,不好,越暨买去,他便自夸。二、无暨[wú jì] 犹不已,无限:人类向大自然索取财富并不是无限度的。三、远暨[yuǎn jì] 远达;远播:望洋兴叹的人,永远达不到成功的彼岸。四、傍暨[bàng jì] 旁及;遍及:作为一名拍摄自然风光的报刊记者,他的足傍暨及五洲四海。五、不暨[bù jì] 不与:小王信守能忍自安的信条,从不暨人过不去。
雨露,是万物生长的灵丹妙药,它能让万物欣欣向荣,给人带来希望和欢乐。起名,是给孩子取名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名字,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文化。一个好的名字,可以让孩子从小拥有一个好的起点。那么,旸字取名呢,有着什么样的寓意及含义?
1、旸是五行金之字,五行属水,寓意孩子聪明机智,有大智慧,富有爱心。
根据五行属性来取名,金能克水,就像是金被水淹没了,所以会出现水变少,阳气不充足的情况。而旸字五行属水,表示有希望的样子,寓意孩子聪明机智,有大智慧,富有爱心,有爱心之义,对人非常友好,人缘非常好。由于在起名时需要注意五行八字,所以名字要避开太多不利因素。例如孩子取名为旸这个名字时,可选择五行属金且与水相冲或水火相济或金水相济等字面寓意相搭。
2、旸字是木之金之字,五行属木,为金之态,寓意孩子金木水火土五行协调,和谐发展。
雨露的滋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让人感到无比满足。旸,字音shèng,寓意着孩子有一颗包容和感恩之心。这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异曲同工之妙……旸给人带来欢乐、吉祥的同时,也寓意着孩子金木水火土协调发展……
3、旸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字,可形容孩子生机勃勃,乐观向上。
【旸】有光明、温暖、明朗的意思,可用作名字。【阳凯是太阳之意。【阳阳阳】阳代表明亮,阳代表光明及温暖。用阳代表光明的事物,表示孩子生机勃勃,乐观向上。【阳欣可表示欣欣向荣之意。【阳和】可表示温暖的意思。
4、旸字取名,寓意孩子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
旸字寓意孩子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另外旸字取名还有着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吉祥幸福、生活美满、幸福美满等美好祝愿,其寓意吉祥。而且旸在中国汉字里是非常多见的一个字,我们可以将这个字用在名字中来表达。旸字取名代表着孩子未来很美好而充满希望。如果将其用于起名中,则代表着孩子未来会有很多希望。同时也象征着孩子将来会有所成就。
5、旸作为名字有吉祥富贵之意。
旸这个名字,在很早的时候就被赋予了吉祥富贵的寓意,因为它在名字中的意思很多。所以有很高的吉祥富贵之意。这个名字将孩子命名为【旸】具有美好的寓意。